邢慈静《行书五言诗》:笔落惊鸿,腕底生春
在济南博物馆的珍藏中,有这样一幅明末清初的行书佳作——邢慈静《行书五言诗》轴。纸本之上,寥寥数语,却尽显一位女性书家独有的灵秀与风骨,让人不禁驻足品味。
在济南博物馆的珍藏中,有这样一幅明末清初的行书佳作——邢慈静《行书五言诗》轴。纸本之上,寥寥数语,却尽显一位女性书家独有的灵秀与风骨,让人不禁驻足品味。
邢慈静出身书香门第,兄长为晚明大书法家邢侗,家学渊源深厚。此作虽为临帖,却并非亦步亦趋的模仿,而是融入了个人的理解与性情。释文"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足下可思致之耶"寥寥数语,在她笔下化为跌宕起伏的线条舞蹈。
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的邢侗《草书临写王献之鹅群帖轴》,是晚明书法"复古出新"的典范之作。这幅纸本大字草书仅四行,却在尺幅间尽显"北邢"风骨,更藏着二王书法传承的密码。
在中国书法史上,明代晚期的邢侗以其对王羲之书法的精深临摹与创造性转化,成为“晚明四大家”之一,备受后世推崇。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的《临王羲之书四条屏》,便是其晚年临古的代表作,集中体现了他“以王为宗”的艺术追求与深厚功力。
明代书坛,名家辈出,邢侗以其对“二王”书法的深刻领悟与精湛临习,与董其昌、米万钟、张瑞图并称为“明末四大书家”。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《饯汪元启诗》轴,便是他行书艺术的代表作之一,笔墨间尽显晋人风韵,读来令人心折。
一说起晚明书法,大家多半会想到董其昌、张瑞图,可很少有人知道,当年还有个叫邢侗的,跟董其昌并称“北邢南董”,还是“晚明四家”里的头一位,书法名气大到“海内外都抢着要”,那么他是谁呢?
德州市临邑县的邢侗街道,其名称源于对明代著名文人邢侗的纪念。邢侗,字子愿,出生于临邑县万柳村(今属临邑镇),是明代重要的书法家和文学家,于明嘉靖三十年(1551年)出生,万历二年(1574年)考中进士,官至陕西太仆寺少卿,在书法与诗文方面均有极高造诣,尤以书法